施政成果
:::
成果主題
A健全交通
A1推動軌道建設
A2完善便捷道路建設
A3發展智慧運輸
A4提升道路品質及安全
B活絡產業
B1打造產業園區
B2促進產業發展投資
B3扶植青年就(創)業
C都市更新
C1推動都市計畫
C2加速都市更新
C3擬定國土計畫
D永續環境
D1打造海綿城市
D2提升觀光品質
D3打造低碳城市
D4改善城鄉景觀
E厚植農業
E1改善農業環境
E2加強農產行銷
E3促進農業升級
F深耕文化
F1保存文化資產
F2推動藝術展演
F3推廣多元文化
G完善教育
G1優化教育環境
G2落實學童照顧
G3創新多元教育
H有感照護
H1促進縣民健康
H2友善高齡城市
H3落實多元照護
H4完善幼兒照顧
I安心生活
I1提升防災救護
I2維護社會治安
I3落實消費保護
J優質服務
J1提升服務效能
J2強化便民措施
J3推動智慧科技
建設地圖
縣政影音
榮耀軌跡
施政成果專區
成果主題
A健全交通
A健全交通
A1推動軌道建設
A2完善便捷道路建設
A3發展智慧運輸
A4提升道路品質及安全
B活絡產業
B活絡產業
B1打造產業園區
B2促進產業發展投資
B3扶植青年就(創)業
C都市更新
C都市更新
C1推動都市計畫
C2加速都市更新
C3擬定國土計畫
D永續環境
D永續環境
D1打造海綿城市
D2提升觀光品質
D3打造低碳城市
D4改善城鄉景觀
E厚植農業
E厚植農業
E1改善農業環境
E2加強農產行銷
E3促進農業升級
F深耕文化
F深耕文化
F1保存文化資產
F2推動藝術展演
F3推廣多元文化
G完善教育
G完善教育
G1優化教育環境
G2落實學童照顧
G3創新多元教育
H有感照護
H有感照護
H1促進縣民健康
H2友善高齡城市
H3落實多元照護
H4完善幼兒照顧
I安心生活
I安心生活
I1提升防災救護
I2維護社會治安
I3落實消費保護
J優質服務
J優質服務
J1提升服務效能
J2強化便民措施
J3推動智慧科技
建設地圖
縣政影音
榮耀軌跡
施政成果專區
首頁
>
鹿港七月普渡歌 展現傳統文化風華
:::
訊息公布欄
彰化人~彰化事
活動消息
公告資訊
:::
鹿港七月普渡歌 展現傳統文化風華
初一放水燈.初二普王宮.初三米市街.初四文武廟.初五城煌宮.初六土城.初七七娘媽生.初八新宮邊.初九興化媽祖宮.初十港底.十一菜園.十二龍山寺.十三街門.十四飫鬼埕.十五舊宮.十六東石.十七郭厝.十八營盤地.十九衫行街.二十後寮仔.廿一後車路.廿二船仔頭.廿三街尾.廿四宮後.廿五許厝埔.廿六牛墟頭.廿七安平鎮.廿八泊仔寮.廿九泉州街.三十通港普.八月初一龜粿店(豬砧).初二米粉寮.初三乞食寮.初四乞食食無餚
鹿港普渡歌
老地名淺釋
初一放水燈:七月一日地藏王「開鬼門」,民間傳說這天將有千千萬萬的「好兄弟仔」(孤魂)從陰間被放出來到陽間覓食。人們在海邊點燈火招水靈,也給予好兄弟照明,海邊點燈的地點是在大崁頭(現在是天后宮停車場)。
初二普王宮:今新祖宮左側的公會堂附近,早年為供奉蘇府王爺的萬春宮一帶,是一座王爺宮,簡稱為王宮。
初三米市街:目前市場邊美市街,早年是鹿港地區米倉所在地。
初四文武廟:青雲路、彰鹿路交叉路口一帶,俗稱文祠,是國家三級古蹟,包括文廟、武廟及文開書院。
初五城隍宮:即城隍廟兩側附近,但不包括前面。
初六土城:現彰鹿路進中山路至三民路口一帶,早年還成為清朝海軍游擊隊的臨時駐地今已毀棄不見,目前為台糖小火車站據點。
初七七娘媽生:七月七日俗稱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鹿港則有拜七娘媽之風俗,當天不普渡,鹿港全面拜七娘媽。
初八新宮邊:新宮是指新祖宮,為台灣唯一官建的媽祖廟,週邊當天普渡。
初九興化媽祖宮口:即興安宮附近,興安宮為興化人所建,主神是由興化府家鄉供請來的媽祖,因而稱為興化媽祖宮。
初十港底:位於龍山寺之南,是廈菜園與地藏王廟之間的聚落,早年來鹿港的船舶,最內可達之地,所以稱之為港底。
十一菜園:今之菜園里,包括鹿港國小西南邊,分成頂菜園與廈菜園。
十二龍山寺:目前龍山寺及附近。
十 三 衙 門 :所謂衙門是指清朝北路理番同知署,即米市街之南,今之鹿港國小內。另有十三普金盛巷之說,金盛巷在清代稱長培埕,位於今中山路與米市街之間,不少衙門官役住家之處,因而也一起普渡。
十四飫鬼埕:指今城隍廟前面,小市場及附近。
十五舊宮:指天后宮媽祖廟,鎮民稱之為舊宮,以別於「新宮」的新祖宮媽祖廟。
十六東石:鹿港東石里,是北頭的一個漁村。
十七郭厝:為北頭三個里之一的郭厝里。
十八營盤地:新祖宮右側與薛王爺宮附近。
十九杉行街:今供稱杉行街,清代時是一個木材店和手工藝品製造地區。
二十後寮仔:早年鹿港樂觀園戲院周邊(復興路與鹿草路交叉口與西側)。
廿一後車路:現在的後車巷,由第一銀行後面至菜市場邊,全長約兩百公尺,夾在碼頭區船頭行的埔頭街、瑤林街與現在的中山路之間,早年是繁華熱鬧區。
廿二船仔頭:天后宮之西北方,原水上派出所與奉天宮之間,早年是船舶停泊處現在的媽祖廟香客大樓前面。
廿三街尾:今小火車站南邊之街尾里,以地理位置論,從北頭為起點,則為鹿港街最尾端,因而有此稱呼,延用至今,目前地址名稱為新興街。
廿四宮後:宮廟後面之意,而這裡專指鹿港天后宮媽祖廟(舊媽祖宮)後面東側。
廿五許厝埔:頂厝里、埔崙里一帶,是早年許氏家族開發的聚點。
廿六牛墟頭:又稱牛頭,目前三商百貨、天喜市場一帶。
廿七安平鎮:鹿港民俗文物館大門前至石廈街、安平巷、復興路一帶。
廿八泊仔寮:又稱打粽埕,是一個船舶主要停留區,有稱婆仔寮、蠔仔寮等等,新祖宮門前至成功路、文開國小左側一帶。
廿九泉州街:從新祖宮右側起至日茂行前後均為泉州街;如果七月是小月,沒有三十日,則今天就是通港普。
三十通港普:鹿港任何地方,在過去二十九天內未做普渡者,都在這天補行普渡。
八月初一龜粿店(豬砧):所謂龜粿店指所有的糕餅店,這一個月都忙著做生意無暇普渡,所以留在八月的這一天普渡,市場豬砧也在今天或初二普渡。
初二米粉寮:米粉寮顧名思義是製作米粉的工廠,七月間都忙著米粉製作供應,同樣無暇普渡,而在八月才普渡,因有很多家,就不特定標示出。
初三乞食寮:乞食寮為乞丐聚集地,早年有崙仔頂及龍山寺左前方靠近港底一帶兩據點,一般分別為北寮與南寮。
初四乞食食無餚:概言乞丐們在鹿港天天普渡,可到處獲施捨,吃較好的菜色,而今普渡已過,無定點可吃,又回復到三餐靠乞食而過活的日子了。
~以上內容為鹿港戶政事務所網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