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全運 精彩彰化 處處菁華

節錄中國時報(2011年10月8日出版)論壇內容

  卓伯源:百年全運,彰化縣從5年前就在爭取,終於,我們爭取到了。今年連續以7,756人親子共讀、3,971人同場創意舞獅及4,645人合奏小提琴等,創下3項金氏世界紀錄。接著邀請明華園「超炫白蛇傳」、「德國柏林廣播交響樂團」等前來演出,肯定彰化有舉辦大型活動的能力。

  百年全運前夕的雙十節,有史以來最大煙火彈、爆炸直徑最大的國慶煙火,在彰濱升空,這就是彰化的「精采一百」與「魅力觀光」。

  彰化處處都是「菁華」,有海也有國際級的溼地、在鹿港更擁有最完好的古蹟,另外,彰化的農特產,像是牛奶、雞、雞蛋、花卉、葡萄等等,也都是全台第一。

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張景為(右起)、彰化縣縣長卓伯源、台明將企業總經理林肇睢、雄獅旅行社總經理劉文義,在論壇中討論彰化觀光行銷。

 

美食、文化深度 彰化最大優勢

  劉文義:政府自從6月18日開放陸客自由行以來,到台灣旅遊的陸客,不是最多的客群,反而東南亞國家的人非常愛來臺灣,單就「自由行」而言,陸客的市場還不算成熟,倒是東南亞的遊客,要好好把握。彰化給人的感覺,是有美食、有文化深度的地方,彰化要放在國際市場的平台做行銷。

 

 

 

 

 

 

掌握聚焦、傳承 開創觀光資源

  林肇睢:彰化歷史古老,保留清代水利設施八堡圳,每年舉辦「跑水節」,是獨一無二的民俗慶典,值得發揚。

  彰化王功夕照、波光萬頃,彰化溼地的台灣招潮蟹、大城的鷺鷥林等,都是陸客沒有感受過的東西,值得開創成旅遊的資源。


吃喝玩樂勝地 旅遊人潮可觀
 

  卓伯源:彰化縣適合深度旅遊,像是王功的採蚵車,就像是在水上行舟,別有一番風情;而彰化漁民養蚵,是平掛式的,這種特殊的養蚵法,別的地方看不到。鹿港人文薈萃,還有著名的南北管戲曲,最近行政院文建會的人間國寶選拔,傳統工藝類3名工藝大師就來自鹿港,就連鹿港的蝦猴,也是世界其他地方吃不到的美味。

  目前,在鹿港有四大博物館,埤頭也有稻米博物館,另外,頂新集團也將在永靖鄉投資成立康師傅文化園區及泡麵博物館等。台灣有20個全球品牌,有三分之一是在彰化,彰化未來會是個博物館之都。

創新藝文經濟 發揚武術產業

  林肇睢:彰化創下最多人拉小提琴的金氏世界紀錄,可將製造小提琴的優質廠商延攬到彰化,成為彰化的特色產業之一。還有舞獅創下金氏紀錄,其實彰化確實是武術的故鄉,武術館、拳頭師等,是全國最密集的地方,值得繼續發揚,將這些深藏在民間的武學特色結合起來,共同來創造最熱鬧的民俗慶典。


龍年燈會 鹿港就是座大展場

  劉文義:燈會是一個大亮點,也是華人的象徵,本身就魅力無窮,需要預先做好規劃,結合附近景點,盡量讓這亮點延伸、擴大。

  林肇睢:台灣玻璃館旁「台灣護聖宮」玻璃廟,就像是一座全世界最大的花燈,結合全國燈會,本身就可以創造話題,善加利用本地的資源,可開創更多的榮景。

  卓伯源:彰化爭取燈會,將整個鹿港當成一座大展場,讓人潮漫遊到鹿港的每一個角落。縣府在交通動線上,規劃車子停在鹿港鎮外,並加強接駁服務。展期也將延長到一個月,期望能擴散遊客效益,讓遊客遍及彰化各鄉鎮市。


扛一下神轎 陸客將永生難忘

  劉文義:讓陸客最感動就是台灣人的熱情,這熱情背後是有很高度的文化支撐力量,包括台灣人的善良、包容力等,這樣的感動,就是最深刻的交流。

  林肇睢:台灣民俗文化有很多特色,讓遊客實地的體驗,多創造一點互動式的交流,例如讓他們扛一下神轎、神偶等,都將永遠難忘。

 

百年全運  文創彰化  脫胎換骨

文化創意 讓我們的城市更美麗

  彰化縣政府舉辦「文創彰化交流座談會」,縣長卓伯源邀請文化人中正大學教授王瓊玲、導演林正盛、知名作家蔡詩萍與會座談。縣長卓伯源在致詞時指出,彰化推動在地文化不遺餘力,與談貴賓也認為彰化有條件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文化大縣。


  這場座談會吸引彰化縣民熱烈參與,與談貴賓分別對如何深耕在地、提升在地文化生活提出看法和意見,他們闡述文化創意的真諦是從日常生活發想,必須與自我生命經驗結合,而文化創意的過程,就是不斷尋找文化與文化之間的連結。

卓縣長邀名導演林正盛(右二)、名作家蔡詩萍(右一)、中正大學教授王瓊玲(左二)及聯合晚報總編輯游美月(左一)座談,為彰化文創添新意。


讓文創成為嘉年華與傳統

  游美月總編輯問:如何讓文創由志業發展成產業?從活動形成嘉年華及傳統?

  王瓊玲:我是個從事文化志業的人,希望從教育提升整體素質,讓民眾、讓大家都可以跟心靈對話。從事藝文創作時要接近很多人,除了心靈的思考,我也接近長者、小孩子和身邊所有的人,再來寫東西。其實我認為很簡單,就是用心感受、用眼睛看,並且用耳朵聽,再回來從事創作。

  林正盛:講到產業,我想提出韓國電影,當初金大中競選總統時,許多年輕人建議他不要用傳統經濟層面下手,而是整合電腦遊戲、電視和電影,讓韓國文化行銷亞洲、全世界,認同韓國進而將產品行銷到全世界。我要強調,文化創意產業必須群策群力,文化創意形成產業要很多人做,也要找養分,就像方文山幫周杰倫寫歌,透過連結,呈現自己的樣貌。

  蔡詩萍:文化變成創意的發展,有很純的,像我曾到麗江看表演,兩個小時的演出有點沉悶,但相較於通俗的現場表演,古樂反而有韻味,只是一定要有市場。現在流行讀經,如果加入創意寫成歌詞散文,就會有新的創意,如果主事者辦活動敢用創意,就有新的可能。


文創產業必須群策群力

  觀眾問:文創各有產業別,政府也有補助,但究竟政府要如何鼓勵?

  林正盛:做為電影導演,我不能當志業,也不能拍自己高興的作品,還要找別人投資,電影必然是一個產業,這是我這一、二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現在和人談投資電影,談法和過去大不相同。那時候如果有政府補助1千萬輔導金,和企業談合作時,都是回答「已經有1千萬了,能不能投資少點,給您2百萬就好了。」現在尋求投資,對方會問「如果要賣1億元,要如何包裝?您還缺甚麼?」這就是我看到的機會,企業的想法是將本求利,但因為對電影不清楚,當然會感到不安,所以政府必須幫忙。

  王瓊玲:自己要先有好作品,再來結合同好,讓人家注意您。以台灣豫劇團的「美人尖」為例。我們不只爭取到王海玲演出,爭取到林正盛導演的多媒體,還有台北、彰化走到高雄,再走到大陸,都獲得不錯評價。

跟Discovery合作走到國際

  觀眾問:如何推動彰化的文化?

  蔡詩萍:我要提出三個原則,首先,由政府帶頭做資源調查太耗時,不妨參考維基百科做法,由民間自己發現,由下而上,從民間找出文化創意。再來,就是從外而內,當地人或許覺得自己的家鄉很美,但外地人的眼光不一樣,標準也比較高,因此要經得起外地人的標準。第三,就是規格要從國內到國際,彰化最近辦的活動都很好,但過去就是過去,頂多在網路上留下資料,建議跟Discovery合作,就能走到國際。

 

版權所有:彰化縣政府 地址:50001彰化市中山路二段416號‧電話:04-7222151‧傳真:04-7222152